初中初二

我的家規小作文

本文已影響 11.5W人 

說實話,看見這個題材我心中有些迷茫。我們家中從未定過家規(書面上的規矩)想來想去也沒有頭緒,起身便去問母親:“媽,我們家有家規嗎?”母親笑了,挑了挑眉:“家規不一定要寫在紙上,小時候我告訴你的行爲準則,難道不是家規嗎?”

我的家規

心情豁然開朗,竟有一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思緒源源不斷,筆尖也越來越流暢,便寫出了這篇文章。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爲先”,開篇自然寫孝。從古時黃昏夏季爲父親扇扇,寒冬用身體爲父親溫暖被褥到現代陳斌強背母親上班。關於孝的例子可謂是數不勝數。我從小也沒有孝的觀念,只是認爲好好學習是孝,不惹父母生氣是孝。我確實做到了這些,在父母對我的誇獎聲中,我也認爲自己是孝的。上了小學之後,每年母親節老師總是讓我們做一些如“幫媽媽洗腳”“爲爸爸捶背”等等一些孝敬活動來證明我們是孝順的孩子。我記得當時我對孝的觀念受到了極大的撼動,於是每天都幫媽媽洗腳,爲爸爸捶背。母親見我這個樣子都有些驚訝了,不解地來問我原因,我滿臉鄭重的說:“因爲我想成爲一名孝順的人。”媽媽笑了,忍俊不禁地笑了。她說:“真正的孝順是由內而外的,是意識到父母的含辛茹苦,給予的愛的回報。”

小的時候,總是要跟隨父母見許多大人,街坊鄰里互相竄門,過年時與遠方親戚團聚,逛街時遇見爸爸的朋友……每次見到他們時,我總會站定,理一理裙襬,根據父母的指示,仰起頭,露出孩童特有的笑容,甜甜地叫上一聲“叔叔”,“阿姨”,“嬸嬸”。而那些大人也會露出笑容:“真乖,嘴真甜。”在父親與大人交談時,媽媽要求我不能亂走,只能站在一邊靜靜地聽。我也聽話,低着頭觀察着鞋子上的花紋,地上生出的點點綠草,以及小石塊的擺放。當我數清小石塊的數量時,大人之間的交談也結束了,我照例牽上母親的手,乖乖地對大人說:“再見”!經常這樣我也有些厭煩,當大人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視野中時,我忍不住向母親抱怨。母親笑了,溫柔地摸了摸我的頭說:“禮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禮儀,不是麻煩,也不是虛僞的禮節,而是自身修養的一種體現,禮貌待人,大家都會很開心的”。

說完了“孝”和“禮”,我們再來說說“謙”。所謂“謙”便是“謙讓”,“大方”。從小奶奶便教導我做一個大方的人,當我送朋友禮物時,當我把最後一塊棒冰讓給朋友時,她總會對我表示讚揚。大人的稱讚對於孩子來說是最好的鼓勵。久而久之,我謙讓的習慣便形成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規不僅僅是書面上的一紙空文,它表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它伴隨着我成長,並且溶於我一滴滴的血液中。它將作爲優良傳統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