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二

那般滋味在心頭作文參照

本文已影響 11.78W人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草色的毛邊宣紙,置於雪白方正的毛氈上,筆毫蘸墨,一頓筆,墨跡散發開,墨香氤氳,久違的寧靜環繞着我,那般滋味在心頭。

那般滋味在心頭

仍記幼時,父親帶我推開那扇寧靜安詳的院落大門,走近筆墨紙硯,師傅執起一杆毫筆,浸入硯臺,提出,帶着我的小手,寫下我人生的第一筆——歪歪扭扭的長橫。那感覺便刻在心裏。

師傅是如白石老人那般極具仙風道骨的長者,一筆一墨,一紙一硯,再配一杯濃茶,便可度過一個寧靜的下午。那飽經滄桑,骨節分明的大手,輕執毛筆,可摹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氣執雄偉,筆勢豪邁,寥寥數筆,便得其精髓;如《洛神賦》般的蠅頭小楷,也可清麗秀美,惟妙惟肖。

“寧靜致遠”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是我第一幅正式的書法作品。“不寧靜就無法實現遠大志向”,它不僅標誌着我書法功底的進步,而且教以我樹立遠大志向,不浮躁,不焦急,以平和心態爲目標奮鬥。

時光飛逝,我已成爲初三學子。滿堆的資料書,課外題卷佔用了我的書桌,筆墨紙硯漸漸籠上塵埃,走出我的世界,心中那抹寧靜,也變得微不可尋。

扎入書中時,竟偶然發現那一杆毫筆,仍難掩激動,似是塵封的回憶開始被喚醒。我推開成堆的書籍,傾墨於硯中,如往日般醮墨,提筆在宣紙上頓、轉、橫、頓、收,墨跡仍散開,墨香仍氤氳,那久違的寧靜,再次環繞着我,那般滋味,不再不可尋。

師父曾說“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是的,我沒有忘記,也難以忘記,我又找回了它。

初三,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曾令我煩躁,迷失方向,令我沉淪,這久違的筆桿卻令我再次寫下"寧靜致遠”這四個大楷,讓我爲之一振。不要浮躁,不要焦急,找到方向,平靜地努力,默默地奮鬥!

執起毫筆,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盡情揮灑,豪邁運筆,寧靜滋味佔據心頭,一往無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