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三

讀書與我小作文

本文已影響 9.63W人 

我最近在無意間看到這麼一句話“她們就像海水和瓶子裏的水,看似相濡以沫實質互不來往。”如果我還是當初的那個年紀,我會爲這句子的華美而動容,並立馬把這句子抄下來的。然而,時間老人令花謝謝落落,書本卻讓我一直成長。

讀書與我

其實讀課外書也就是我的青春回憶。初涉名家作品是在我上六年級的年紀。那時候的我內向,膽小。與同學們格格不入。孤單便是我的常態。那種濃縮到骨髓裏的孤單讓我迫切需要尋找精神寄託。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學校開放了圖書館。在巴金的作品集裏我似乎看到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純潔乾淨。看巴金的散文就像在聽巴金爺爺說家常話,巴金的散文既像清晨的陽光,斜斜地照進心裏面,把心兒照得亮堂堂的。又像傍晚三四點的陽光,溫柔地打在我的身上。從此我告別了孤單。看見路上的小狗停下來了,我會猜,小狗它爲什麼停了下來?它在看什麼呢?是在看來時的路?還是找一株可以嚼食的草?就像巴金爺爺筆下的小狗一樣?到田裏放鵝的時候我便抱起一本巴金作品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再次擡頭時總會驚慌極了:鵝又不見了蹤影

然而書本又不總是帶給我快樂,也讓我有一種要吐的感覺。這都是看池莉王小波等人的作品。他們筆下的“上山下鄉”的故事裏總帶有那麼一點色情在內,看來讓我心情難受,也覺得莫明奇妙。興許是因爲但是年紀小的緣故。

讀書之門打開後,就連走路也是蹦蹦跳跳的,爲着看到另一個世界而高興,更重要的是,從此一個人也不會感到孤獨。遺憾的是,學校放假時借不到書。每每這時候,我便只有徘徊在田野,手拿着一根樹枝,打打草,挖挖地上的螞蟻洞。

上了初中以後,姐姐借了《紅樓夢》回來,我用一天的時間看完了《紅樓夢》,然而《紅樓夢》卻在我心裏活了好幾天。似乎覺得,世間萬物不過是一場空。我變得憂傷起來。腦海裏常常充塞着一大堆莫名的憂傷。看到美麗的鮮花謝了,心裏會泛出一股莫名的情緒,看到天上飄飛的氣球也會想到它終究會被刺破,既然有被刺破的一天,那麼幹嘛要充氣呢?更讓我難受的是,我會因爲別人的一個眼神而猜疑半天。敏感似乎成了我的代名詞。幸運的是,三毛和張曉風在這時走進我的世界。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溫柔的夜》、《背影》等作品,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大更開闊的世界。同時三毛的文字除了讓我讀到地球另一端的生活風俗之外,也讓我學會了怎樣對待生活。她和張曉風一樣,用洗盡鉛華的文字,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對窮苦大衆的關愛與讚美。看三毛和張先生的文字總覺得生活很美好。同時三毛和張曉風關注的是廣大窮苦大衆,她們爲大衆的快樂而快樂,爲大衆的憂傷而憂傷,大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心。但是我卻在爲一點小事而傷春悲秋的。這不是“爲賦新詞強說愁”麼?

想通了這一點後,我的心情愉悅極了,我開始自己逛書店,淘了一堆堆的小說。《簡愛》便是其中一本。或許更多的人是爲簡愛的那一段深情的敘說而鼓舞着,而我卻覺得,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筆下的景色爲我拭去了眼裏的塵土。我爲它喜歡上清晨、黃昏和黑夜。

……

生活就這樣繼續着。讀書,看書。開始膜拜某人,開始學會認真對待生活。然而,如果當初的我不看書,那麼我是否還會一如當初,孤獨到骨髓裏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