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

讀蘇轍與季羨林作文

本文已影響 9.43W人 

蘇轍借楚襄王問風這一典故提出的“士生於世”要“不以物傷性”讓我聯想到了同爲北宋詞人的范仲淹的名句“不以物喜”,似乎對古人而言,真正達到超凡脫俗境界的少之又少:皇子的威嚴,封建教條的條條框框,對功名的渴望,他們沒辦法絲毫不顧及外物給予自己的束縛,在這種時候,蘇轍能提出“不以物傷性”實屬難得,而他的一生,也謹記於此並安然做到。即使最後一抔黃土,也要將這一生過的不愧自身平日所學

讀蘇轍與季羨林

而現代人的社會中多出了幾分自由,也多出了幾分冰冷:科技的冰冷,人情的涼薄,像季老這樣能付出一顆真心來體會周身事物的同樣難得,與其說他感性至極,不如說他是從他人他物的視角看到了不同的世界而流淚。體物入微,大概說的就是季老這種人吧

這兩種人,深究到底都沒有錯,不過是社會轉型的同時也需要人們的轉變。古代人可能關注的更多的總是身邊的人,而現代人們有了一定的空間之後能夠越來越多關注周圍的事物,小動物也好,植物也好社會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