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

擱淺的燭光作文

本文已影響 12.18W人 

從小就盼着夜裏停電。

擱淺的燭光

因爲,這樣就能點蠟燭了。

夜幕已降臨,沒有燈光的晚上,媽媽就會從木抽屜裏翻出一包用灰色紙片裹着的蠟燭,逐一點燃放在各個地方,剎那間,黑暗便被光明所吞噬。

記憶中的蠟燭,有着挺拔的姿態,雪白的膚色,當頭頂的棉線被點燃時,如珍珠般的淚兒便一滴滴滑下,冷卻,凝結,直到生命的結束。

如此容易讓人產生無數遐想的蠟燭在我國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了,最早的蠟燭是由牛油做燭,以葦棍卷棉紙做芯,製成百姓常用的牛油燭的,因此,蠟燭總會成爲文人墨客筆下的情感寄託者。不說最讓人朗朗上口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還有張繼的“重門敞春夕,燈燭靄餘輝”,杜牧的“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以及陳叔達的“自君之出矣,明鏡罷紅妝。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這些曾經的燭光,照亮過詩人的黑夜,也照亮過他們的內心。

那時的百姓是可以從燭光裏得到幸福的,點燃一根蠟燭,便能驅趕黑暗的恐懼,帶來光明的喜悅,他們愛惜這夜幕裏的光明。可如今,電氣已遍佈全世界,黑暗中的光明已變得不如以往珍貴,鑿壁借光在今天看來已是笑柄,因爲只要你輕按開關,燈光便能讓你的房間霎時明亮如白晝。

正如因爲燈光的普遍存在,人們不再對黑夜裏的光明有所感激,對燭光更是不值一提一樣,我們開始對新科技過分的追求,摒棄了所有承載歷史印記的古老文明的事情,那些值得讓人細細品味的回憶,似乎全在都市的喧囂中湮滅了。

人們只知道iPhone、微信溝通的快捷,卻不知到對千里信封的期待;人們只知道飛往地球的另一端要花費多少個小時,卻不知爲對方可以把跋山涉水的那份承諾;人們只知道方便麪、麥當勞的節省時間,卻不知道糧食從種子到成熟之間收穫的喜悅……

現代人快了,省了,方便了,於是燭光被擱淺了,人們不再對黑暗中的光明有所敬畏,有所期待,有所感悟了。

我所愛的燭光啊,你包裹了多少代人寂寞思親時的眷戀,傷心苦楚時的淚水,惜惜相別時的叮囑,苦苦勸導時的良言,發奮讀書時的決心?你的存在,讓多少苦苦思念的心得到平復,讓多少絕望的內心重燃振奮的火苗?你的無言,你的無私,非但沒有讓你因此足遍萬家,反而令你由燈光所取代。

不過幸好還能在大大小小的商品店裏找到蠟燭的安身處,還沒有被世人所遺棄。畢竟,有很多的東西,燈光給不了,而燭光卻能爲你獻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