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

歷史將記住和親公主作文800字

本文已影響 9.8W人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古人曾以女人做苟安得城堡,美其名以自欺曰‘和親’”。在中國古代歷史中,爲了天下太平,睦鄰友好而願意犧牲其幸福甚至生命的和親公主有許多,她們以和親的方式,用自己柔弱的雙肩默默無聞地擔負着每一個王朝對外和親的政治責任。

歷史將記住和親公主作文800字

歷史上無數次上演的和親故事中,“昭君出塞”無疑是最美的一個。昭君沒有貴族的身份,只是一個生長在巴山楚水的奇女子,有的只是不屈的性格和對命運的不甘。

昭君名嬙,天生麗質,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多少風流才子傾心愛慕之人,但她最後由選秀入宮,本以爲入宮之後能得到皇帝的寵愛,宮門深似海,後宮佳麗三千,在宮裏的幾年,她作爲“掖庭待詔”連皇帝的影子也沒見到。

恰巧在公元前三十三年,呼韓邪單于爲了加強與漢朝的關係親自入漢,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因爲這樣能促進兩族和平,漢元帝欣然應允,並詔後宮妃嬪議親。昭君不願意一輩子做籠中之鳥,毅然請命,自願赴匈奴和親。

昭君出長安後,與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收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和呼韓邪單于的百般寵愛。昭君出塞的幾十年裏,她將中原文化傳到匈奴,爲西漢和匈奴人民的友好做出了偉大貢獻。“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一片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

不僅飽受戰亂之苦的漢匈人民深深地愛戴着王昭君,悽美壯烈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也成了文人騷客競相描寫的對象。詩聖杜甫感嘆“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張仲素贊她“仙娥今下嫁,驕子自同和。劍戟歸田盡,牛羊繞塞多。

昭君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將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和平事業,日日思念家鄉卻不得歸。她只能手扶琵琶,朝着家鄉的方向。黃沙滿天,憔悴了她的容顏。殘陽暮雲,渲染了她的歲月。不屈不怨,塞外留青冢。

不只昭君出塞,還有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遠嫁烏孫,對西漢王朝順利立西域都護府的作用不容小覷。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和親也在一段時間內維繫了唐王朝和吐蕃之間的和平穩定。

這些前往異域和親的公主在塞外的風塵中消隕了青春,卻揹負着王朝的使命,以柔弱之軀承受着和平的重任。

中原王朝的和親公主數以百計,然而,有幾個能爲今天的我們所記住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