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作文參看摘抄

本文已影響 11.08W人 

“他唱起了舊時的歌謠,先是咿呀咿呀的唱出一段長長的引子,接着出現了歌詞……。”我漫不經心地機械的劃拉着屏幕,沒有看見那古老的歌詞,倒是瞧見了某歌星的最新八卦出現在屏幕上最搶眼的位置,接着手機就噼裏啪啦的一陣震動,所有新聞瀏覽軟件都競相向我推送消息,將我所有的注意力都拽走,再不糾結於那些黑白單調的文字。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這是大信息時代當下碎片化閱讀令我最爲無奈的一點。“碎片化”閱讀的關鍵大抵在於支離破碎,等車的時候,煮泡麪的時候,亦或是原本騰出一個下午打卡閱讀軟件而不小心被更有吸引力的消息和遊戲生生打碎的時間,都可以算是碎片。

“可我再也沒有遇到過一個如福貴一般令我難忘的人。”再次打開手機,想起那半本還沒有看完的《活着》,大概是很久以後了,久到我已根本回憶不起福貴到底是什麼人了。這本書中最多不過幾星期前讀過的內容,現在只彷彿道聽途說般記得零星幾點,而即便是這幾點也都是自身之外的記憶,用一兩句話便可表達我所以爲的一切。

“春生,你要活着。”家珍在裏頭苦了,說:“你還欠我們一條命,就拿你自己的來還。”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境下,所都所感自然便不同了,那麼一本連貫的小說經如此的拆分,也再也不可能複合如初了。所以當我們讀到這句沒頭沒腦的句子時,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一絲想笑,大概是因爲我根本就忘了家珍一家曾有恩於春生,而春生也害死家珍的兒子,就如同失手砸碎一個花瓶,就算是奧丁神明也再不可能將其還原。網絡給予人太多的干擾,太紛繁的信息,太跳躍的思維,於是總有那麼些丟失的碎片,也總有些抹不去的裂痕。這樣淺閱讀的環境下,我不明白這句話的分量,也無法體會起承轉合間作者設計之良苦。而《活着》,只是千萬廣廈中區區一偶。

有人說閱讀是與作者的交流,而如此破碎的文字信息的汲取根本只算得上隨意之主的閒聊,對方再怎樣與你灌輸深刻的思考到頭來也不過是忘得徹底一場空。這樣的交流缺乏思考,缺乏理解,缺乏對作品最基本的尊重。我曾以爲,我們所讀過的文字,背過的詩,最後都會成爲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但,如今我無法想象一個生於如今時代的人會不會最終變爲一個知識面廣卻只略知一二便斷章取義的“科學怪人”。

所以我才發覺,花一個完整的下午,什麼也不幹只是投身於書本如此彌足珍貴。我如同一隻亂飛的麻雀遊蕩在充斥着知了和陽光的森林。我能感受到書中的人們鮮活着,他們喜怒哀樂,他們在自己的世界中活着也在那裏死去。而他們的情感連同作者想告訴我的一切。在一個完整的午後,都從墨水中傾瀉而出,那些哭與笑,傷與痛,矛盾與衝突,理智與情感,那些傾入心扉的五味雜然,都能讓我意識到我在不斷地找尋並完善自我,讓我變成一個完整的個體,讓我意識到我還活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