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

上海的元宵節作文

本文已影響 10.36W人 

講到上海的元宵節,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這象徵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融味美和意美於一體的湯圓。

上海的元宵節作文

每年正月十五,一家人都會早早地起牀,準備包湯圓。爺爺和爸爸擀麪,伴隨着棍子打到板上的聲音,麪粉和水變成了一個大面團;奶奶用祖傳的獨門祕決拌餡,肉的香味飄滿了整個屋子,還帶點兒腥味;我和媽媽力氣最小,給爺爺奶奶和爸爸打下手。

當一切準備就緒,一家五口便坐在桌邊開始包圓。爸爸媽媽和我,總喜歡比誰包的湯圓好,還若有其事地指點對方包湯圓,你一言我一語,屋中充滿了歡笑,一家人其樂融融。爺爺包的湯圓最好--皮的厚度恰到好處,餡的量更是如稱的一樣準確,時不時傳授一些技巧;奶奶經常被湯圓勾起以往的回憶,跟我講講她小時候吃湯圓的故事。從她的口中,我才得知奶奶以前的日子很清貧,一鍋湯圓只會有一個餡裏帶肉,吃的人來年有鴻運。因此小時候她們姐妹三人總會圍在鍋邊盯住那個肉餡的湯圓,眼也不敢眨一下,生怕“跟丟”,並在煮完以後央求媽媽把肉餡的盛給她們。(那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到肉),現在人們都富裕了,這一習俗也漸漸消失。

還得知了這一習俗的來歷。傳說漢武帝時有一名叫“元宵”的宮女,因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東方朔爲了幫她,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唯一的方法是讓“元宵"在正月十五日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了,“元宵”終於見到了家人。從此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流傳開來。

到了大約10:00,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球就浮在了沸水上。伴隨着嫋嫋青煙,一鍋美味的湯圓就新鮮出爐了。一家人圍在桌邊,你一勺、我一筷,津津有味地享受着這美味。看着碗裏的白水漸漸變成薑黃色,我忍不住發問:“奶奶,是不是全國的湯圓都一樣啊?”“那可不是,這菜肉餡的湯圓可是我們本地人的特色,其他地方吃不到,超市裏也買不到,家家戶戶都是自己包的,要我說可比那芝麻湯圓好吃。”爺爺自豪地搶先回答。“可惜現在年輕人都因工作太忙,都去超市裏買芝麻湯圓吃嘍,等我們這一輩不做了,說不定就吃不到菜肉餡的湯圓了。”奶奶突然嘆了一聲氣。

的確,隨着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富裕,大人也越來越忙。手工的,傳統的湯圓正在被超市賣的袋裝湯圓取代,但是機器終究是沒有情感的,做出來的湯圓自然是吃不出味道的。在我心中只有那一鍋一家人共同做的菜肉餡的湯圓,纔是有魂的,只有吃到它,纔有家的感覺,元宵纔有意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