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觀後感

長津湖戰役觀後感1000字(推薦7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12W人 

篇一:長津湖戰役觀後感1000字

長津湖戰役觀後感1000字(推薦7篇)

電影之外,少年更當自強

高三(17) 劉書航

氣溫驟降,今年的第一場寒潮,來得格外的早。早早換上厚棉衣,身處溫暖室內,我們感嘆天氣的寒冷。

71年前的長津湖,氣溫一跌再跌。零下40度的極寒,一羣最可愛的人,身着最簡單的衣物,堅守於冰天雪地而面色不改。

從炮火瀰漫打到海晏河清,從一窮二白拼到國富民強,正如影片中所反覆強調的那樣:“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再打了。”如今萬家燈火輝煌,走出電影院的我們更當銘記這段歷史,不讓感動停留在電影院,而將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永遠留在心中!

71年前,血與火交織而成悲歌,愛與勇激盪而成史詩。“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爲祖國,就是保家鄉”,290餘萬名志願軍戰士赴朝參戰,一曲志願軍戰歌,喚起大江南北無數好兒郎。家鄉,是湖州那一片湖光山色,漁舟唱晚;家鄉,是沂蒙山人人都說好風光;家鄉,是上海街巷裏藏着的小家,女兒笑臉純真……但踏上前行的火車,家鄉就成爲心底的柔軟,藏得很深很深,而他們,把最堅強的一面擋在祖國面前。“我們被發現了嗎?”“不,我們要進攻了”,軍旗獵獵,寒風中他們向着敵人衝鋒,火光映照十里山川。揮灑熱血,戰士們以堅毅捍衛榮光,以忠誠詮釋擔當,用生命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使命。

硝煙散去,旭日方生。每當看見運送英烈屍骨回國的報道,我總會想,我們,來接他們回家了——回到他們的湖州,回到他們的上海,回到他們的沂蒙山,他們不再寒冷,不再飢餓,不再疼痛。

但如今,世界局勢縱橫捭闔,暗潮洶涌,我們仍然面對新的挑戰,祖國邊疆依舊有屹立不倒的堅守。雪域高原是他們的臥雪飲冰,寂寥邊關是他們的風餐露宿,身後的這片沃土,是他們寸土不讓的大好河山。猶記去年喀喇崑崙山上那一次衝突,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他們爲營救隊友而犧牲,這支年輕的隊伍,爲守護祖國而堅守。有網友動情地評論:“他們是爲我而死。”是的,百戰錘磨鋼鐵脊樑,從戰場拼殺到抗擊疫情,從反暴緝毒到迎戰洪水,這支鐵血之師所爲的只有身後的我們,而身爲新時代青年的我們又怎能視若無睹,心安理得的享受?

“人既發揚踔厲兮,則邦國亦以興起”,愛國是中華民族流淌於血液之中的精神基因,即使身在校園,我們也應當樹立起爲國自強的意志。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時代的接力棒已經交予我們手中,看如今五星紅旗飛揚九州,山河無恙,猶須我輩書寫新的時代華章!

篇二:長津湖戰役觀後感1000字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高三(16)王憶秋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電影《長津湖》帶領全國觀衆回顧了71年前抗美援朝那段血與火的歷史,也讓人們銘記英雄、禮讚英雄,在先烈用生命書寫的戰爭傳奇中感受家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

料得年年斷腸處,不敢憶,長津湖。長津湖戰役,也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場扭轉戰局的關鍵戰役。經此一役,我軍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挫敗了美軍繼續北進的計劃,爲此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長津湖戰役,也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勝利的背後,是不懈的奮戰,是無數的犧牲,是強烈的悲愴,也是熾熱的責任與信仰。“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再打了”,道出了那一代愛國者最純粹、最赤誠的心聲。“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一個個志願軍戰士他們以凡人之身履行保家衛國之偉大使命。英雄並非生來不凡,是不屈的信念賦予了他們超凡的力量。

難以忘懷,皚皚白雪中,一排排志願軍戰士保持戰鬥隊形和戰鬥姿態被冰封于堅守的戰場。難以忘懷,雪虐風饕中,當冰雕連戰到只剩一人時,楊根思毅然拿起火藥包拼到人生的最後一刻。當這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時刻在銀幕上重現,我在震撼與感動中體悟到了英雄精神的蕩氣迴腸。

志願軍的流血犧牲、無私奉獻,換來了今天的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歷史是最好的教材,電影是歷史的縮影。當更多人在電影院的光影敘事中看懂了我們如何從“篳路藍縷”走到“玉汝於成”,我們更會對“國慶”二字有觸動內心的震撼與共鳴。“絕不屈服”,這就是中華民族之所以偉大的原因;高傲地聳立,這就是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走向復興的源泉。烈士絕筆是此情此景的寫照,寫出了民族的血脈、中華的氣節。五千年中華文明,一路走來,中華民族是一個不怕災難,善於從災難中崛起的民族,我們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有人問:“這個世界人人有寄託,爲什麼中國人沒有信仰?”答曰:中國人的信仰,從不寄望於教派和神像,也不被蠱惑於高低種姓的宿命論。中國人的信仰,是腳下的土地,是民族,是祖國,是人間現世的力量,而無需在苦修中期盼來世。於是他們敢於在寒風瑟瑟中邁步直行,敢於在生死一線扛起致命的信號彈。衆志成城足以傳遞我們的信仰。

對英雄的禮讚永不褪色,對家國的情懷永不過時。作爲青年,我們當從前輩奉獻家國的奮鬥中尋找精神座標,延續紅色使命,在未來寫下更多熠熠生輝的中國故事,這就是對英魂最好的告慰。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山河無恙,吾輩當自強。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也要心懷遠大志向,繼承先烈勇於奉獻的精神,在成長奮進中創造新的傳奇。

篇三:長津湖戰役觀後感1000字

總有人挺身而出

高三(3)班 張予昊

新中國成立之初,物資極度匱乏,百廢待興,但是脣亡齒寒,中國人爲了祖國的尊嚴和子孫後代的安寧還是挺身而出了。

“美國人想把戰火燒到我們境內,這個決不允許。” 宋時輪在做動員時如是說。

挺身而出其實就是爲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當美軍越過三八線,即將觸及鴨綠江,威脅到我國的國土安全時,毛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決定。在那時,彭德懷臨危受命,而主席之子毛岸英也能主動要求參戰,這是高層人員的挺身而出;當軍情緊急的信息被通知到各處時,以伍千里爲代表的探親軍士能夠不遠萬里,迅速前往集合位置,準備好投身抗戰之中,這是普通軍士的挺身而出;當中國援助朝鮮的消息被傳達出去後,以伍萬里爲代表的廣大羣衆,不顧自己的生命,參與到抗美援朝的戰爭之中,這是平民百姓的挺身而出。正如主席所言“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正是人人都能爲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挺身而出,中國才得以打敗強大的美國。

有些人挺身而出或許是爲了自己,像伍萬里最初爲了自己的尊嚴而參加到志願軍的隊伍中的人不是少數,但面對侵略和威脅,人們沒有選擇袖手旁觀,而是主動參與,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後來的成長也必須在此基礎之上。不管最初的目的是什麼,所有挺身而出的人最終都會向着一個方向發展——爲了國家和民族。試想,如果不是爲了國家和民族,毛岸英爲什麼要離開自己的父親;如果不是爲了國家和民族,伍千里爲什麼在與父母短暫的陪伴之後選擇了離開;如果不是爲了國家和民族,爲什麼會有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不懼死亡,主動參加到抗美援朝的戰鬥之中?國家利益是比個人利益更重要的東西,國家強盛是個人發展的基石,沒有強大的祖國,人民又怎能安穩地生活?美國確實很強大,足以稱霸世界,中國確實與之實力懸殊,但是“洋人看不起我們,尊嚴只能在戰場上取得”,正是因爲中國人能爲了國家和民族挺身而出,中國才能打敗實力雄厚的美國。

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英雄?英雄,不一定要擊殺二十名美軍,只要參加了戰鬥,就可以算是英雄,或者說,只要挺身而出了,就等於是英雄。英雄的品質是可以培養的,“一個蛋從外面被敲開來,註定會被吃掉。你要是能從裏面自己啄開,很可能是隻鷹”,當挺身而出的人見證了戰場的殘酷,他們的意志也會變得更加堅定,伍萬里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鷹。正是因爲無數伍萬里這樣的鷹挺身而出,有着不斷向前的動力和不屈不撓的勇毅,中國纔打敗了稱霸世界的美國。

時至今日,抗美援朝戰爭已結束多年,但挺身而出的人前仆後繼。當新冠病毒肆掠之時,無數逆行者挺身而出;在河南暴雨如注氾濫成災時,許多素昧平生的人挺身而出……這些人在國家和人民面臨困難時挺身而出、奮不顧身,爲了社會的和平安定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新時代的英雄,是英雄精神的傳承者,而作爲當代青年的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也應該挺身而出,爲國家與民族儘自己的全部力量。

吾輩青年欣逢盛世,當爲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和強大,賡續抗戰精神,挺身而出,續力奮鬥,書寫新時代的華章。

篇四:長津湖戰役觀後感1000字

你我皆可做英雄

高三(5)班 陳濤

電影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爲背景,以志願軍第九兵團穿插七連的視角,描述了志願軍戰士跨過鴨綠江,冒着美軍飛機的巡邏、轟炸,穿過狼林山脈,護送電臺到達榆樹洞指揮所,又馬不停蹄地奔赴長津湖前線;在幾天的埋伏後,全殲美7師31團的故事。

電影運用聲光電,給我們展現了相對寫實的戰爭場景。飛機掃射轟炸的片段並沒有採用任何濾鏡,充分體現了戰爭的殘酷。影片中採用了分鏡的手法描繪了七連戰士與亂石堆中迎戰美軍飛機的場面,以及志願軍戰士忍受零下40度的嚴寒,啃着凍土豆,堅守陣地,分享着僅有的食物,而美軍在感恩節享受火雞大餐和熱牛奶,卻爲了幾塊臘肉而爭搶的對比等片段,令人印象深刻。這些片段無不告訴我們,志願軍戰士是英雄。

那麼,怎麼樣纔算是英雄呢?

“上了戰場,都是英雄!”

這是電影中“劉祕書”在榆樹洞對七連戰士們討論殺多少美國人才算英雄的回覆。這段話總是縈繞在我的耳旁,難以忘懷。

劉祕書的真實身份是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他在美軍轟炸的時,跑回指揮所取作戰圖,被凝固汽油彈擊中,壯烈犧牲。在他犧牲後,指揮部的戰友們只知道他是“劉祕書”,甚至不知道“劉祕書”的全名。他並沒有到前線去,也沒有親手殺過美國人,算是英雄嗎?當然算。

正如電影中三營營長談子爲所言:

“凍死在路上的戰友,我們叫他們啥?”

“被美軍炸死的人,我們叫他們啥?”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

是的,軍人的榮耀。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恪守崗位,寧願被凍成冰雕也不放下手中的槍;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不懼強敵,一紙調令,幾十萬戰士開赴朝鮮;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們,無怨無悔,嚴寒、飢餓不會讓他們怨天尤人。他們有的人並沒有殺敵,算是英雄嗎?是的,冒死搶圖的“劉祕書”是,引開轟炸機的“雷公”是,犧牲在飛機掃射下的“張小山”亦是。

在硝煙四起的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保家衛國,爭得軍人的榮耀,他們是不折不扣的英雄。而在和平年代,在那些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呢?

乙未年,脫貧攻堅,青年幹部不畏艱苦,紮根農村;庚子年,抗疫的號角吹響,青年醫護工作者挑起大旗,勇敢逆行;辛丑年,河南的災情告急,青年官兵不懼艱險,抗洪搶險。我們青年,雖未扛起鋼槍,站在祖國的邊界上,驅逐外敵,但也可以成爲英雄。在扶貧、抗疫、救災,亦或是日常生活中,當有如志願軍戰士一般,敢於吃苦,不懼艱辛等精神品質,堅守“青年的榮耀”,我們也一樣可以成爲英雄。

學子們啊,擺在我們面前的是改變命運的高考,是強校、強國的重擔,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這些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你我皆可做英雄。

篇五:長津湖戰役觀後感1000字

捐軀赴國難,視死如忽歸

高三(16)何蕊蕊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深知脣亡齒寒道理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美國大肆挑釁中,踏上了這條征程。原只當是課本上一段短暫介紹,而自觀《長津湖》後,這段歷史陡然變得鮮活起來。而作爲生活在沒有硝煙的年代的我們,理應牢記這段歷史,弘揚這份精神。

“洋人看不起我們,尊嚴只能從戰場上獲得”。電影主要敘述的是長津湖戰役中,第九團以劣勢反殲美31團北極熊團的經典戰例。顯然,如其所言,美國將領麥克阿瑟並未將這支裝備落後的“農民軍”放在眼裏,並揚言要早日結束戰爭,讓士兵們回去過感恩節。人民志願軍用事實狠狠打破了其美夢,並通過這場戰役贏得了許多美國將領的尊重:他們將人民志願軍不怕犧牲的精神與堅韌的意志稱作“謎一般的東方精神”,中國也正是在這次抗美援朝戰爭中,獲得了自己的尊嚴。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一道命令,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又衝向了戰場。這次,他們面對的是裝備精良,佔據絕對制空權的美國。沒有制空權,在零下三四十多度中,吃着早已凍硬的土豆,身上披着單薄的軍裝,在厚厚冰雪中以鋼鐵般的意志堅挺着,依舊隨時準備着衝鋒作戰。而美軍穿着厚厚的棉服,吃着烤雞燻肉,開着戰鬥機,大肆用炮火偵察或封鎖我軍行動的路線。如此對比,怎不叫人心痛?而我軍正是在這艱苦情況下,涌現出一批批英雄:拎起十公斤炸藥包衝向敵軍的楊連長、開車載着標識彈以引開美軍火力的雷公、還有無數拎起手榴彈十米內才引爆,以命搏命的無名英雄們……他們成了扭轉敵我局勢的關鍵點,怎不能稱的上中國的“脊樑”?

“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懷揣着如此信念,已打算退伍陪伴女兒的指導員梅生,揣上女兒的照片又踏入這片雪原。已允諾幫父母建房子的伍千里,又率領穿插連,在敵人的炮火中運送電臺。嘴上說着在戰場上要冷靜的雷公,卻爲了保護全連,作出了最“衝動的”決定。“不要留我一個人”使多少人落下了眼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從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是無數軍人用鮮血來落實的誓言!他們拼盡全部,才爲我們換來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而觀如今,某男星去靖國神社遊玩、某網紅在旅順大屠殺館前跳起宅舞……他們似乎淡忘了那段歷史,又似乎在國人的傷口上撒上一把鹽。而萬幸,有一些人始終牢記這段歷史,用行爲去傳承這份精神:無論是疫情爆發時投身於抗疫事業的逆行者,亦是河南暴雨中使命必達的人民子弟兵,或是如今在各自領域默默奮鬥的平凡工作者……他們皆牢記這段歷史,在先輩們揮灑熱血的征途上,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蛋殼已從裏面啄開,雄鷹最終會展翅高飛。有人永遠留在了寒冬,換來長津湖上萬裏陽光。讓我們踏着先輩足跡,共同爲新時代中國而努力奮鬥!

篇六:長津湖戰役觀後感1000字

那一場冰雪的史詩

高三(18) 孟海濤

近日,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長津湖》的熱映,再現了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慷慨赴朝,與武裝到牙齒的美國王牌之師血戰到底的史詩。

不管從哪個年代俯瞰,也無論從哪個方面論證,抗美援朝這一立國之戰都註定是彪炳青史的。要論及這場戰爭的幾個標誌性戰場——“上甘嶺”“鬆骨峯”“長津湖”,恐怕國人最有印象的當屬上甘嶺,這是源於電影《上甘嶺》的經典魅力,而“鬆骨峯”就是《誰是最可愛的人》這部不朽名篇的故事誕生地。相較之下,“長津湖”更在歷史深處,不爲更多人所知,而電影《長津湖》的適時出現,彌補了之前的空白和遺憾。

能戰方能止戰,戰爭與和平共存。《長津湖》便以此來立意,並用劇中領袖所說的“尊嚴,只能在戰場上取得”的臺詞來予以昇華。國際競爭的叢林法則從未改變,鑄劍爲犁仍只是人們的一個美好願望,中國的和平崛起,只能從一場抵抗侵略的戰爭開始。

而《長津湖》把這番宏觀語境細緻地落在七連的志願軍戰士身上:連長伍千里是戰友們最可靠的主心骨,弟弟伍萬里是從孩子蛻變而來的戰士,火力排排長餘從戎是大家的“開心果”,三營營長談子爲是“打不死的英雄”,炮排排長“雷公”是七連志願軍戰士的“爹”……而貫穿全片的戰士們的信念,則是狂蹬了十幾個小時自行車歸隊的指導員梅生所說的,“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再打了”,這正是這場立國之戰所蘊藏的樸素道理!

勝者仍需精神,戰魂與戰役同在。《長津湖》對這一場史詩級戰爭較量的呈現,藉助於故事延伸對七連志願軍戰士的思想動機和行爲方式進行渲染,在奔赴戰場的火車上,一場報出自己的姓名和編號的七連入連儀式,彰顯出英雄精神傳承與七連“打不垮更打不死”的戰魂。而血拼中,敵退我進,敵進我亦進的無畏之心,更令人嘆惋!

曾看過《長津湖》電影海報,戰士們臥倒在冰天雪地的場景讓人慾泣無窮。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之戰,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中,1081高地上的志願軍官兵堅守陣地,全連以俯臥戰壕的戰鬥姿勢犧牲,成爲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這種戰鬥姿態,體現的正是一個偉大民族“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熱血壯志。這麼一股精氣神,正是敵我懸殊,扭轉勝負的勝利之源。也是中國千百年來凝聚的戰士之魂!

前車依然可鑑,初心與夢想協行。在我們的祖國一天比一天強大的今天,作爲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不應忘記抗美援朝戰爭,更不應忘記那些在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最可愛的人,是他們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銘記這段歷史,以他們爲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爲己任,用知識武裝頭腦,爲中國的發展和壯大作出自己的貢獻。我們要努力拼搏,哪怕只能成爲一顆釘子,也要盡到了自己最大力量去建設祖國!

回觀歷史,無數先輩抱着一腔熱血,犧牲在戰場,只爲下一代和平出發。因此如今我們更應該懷着那崇高理想,不負希望,在新時代跨步向前!

篇七:長津湖戰役觀後感1000字

賡續信念之火,長明理想之光

高三20班 楊國棟

“這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

這句臺詞,影院每一個在場觀衆都記憶猶新,更多的人聽到這句後潸然淚下。我們從這句話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源頭在哪裏,更能知道如今豐衣足食的來之不易。這句話凝聚了先輩們的心聲,也表明抗美援朝戰爭的目的,就是保家衛國。

電影的藝術渲染十分到位,也生動再現了這場戰役的殘酷與悲壯:指導員梅生重返戰場的果斷、亂石陣上被美軍飛機當“死靶子”的隱忍、楊根思抱着炸藥包與敵同歸於盡的無畏、老兵雷公爲了“大家”而犧牲的壯烈,以及片尾依舊保持着戰鬥姿勢目視前方的冰雕連……無不讓我們動容、流淚。觀影過程中,很多同學的手都緊緊攥成了拳。

反觀歷史,長津湖戰役是朝鮮戰場上最爲惡劣的戰役之一,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環境裏抱着簡陋的武器裝備,啃着凍土豆,是什麼力量讓志願軍將士們如此堅毅,硬是活生生地打跑了美帝國主義所謂“常勝”的機械化精銳,以至於美國五星上將都慨嘆:要想打敗中國,除非上帝戴着鋼盔親自參戰?是什麼力量支撐着他們,面對強敵飛機的狂轟濫炸、坦克的橫衝直撞而視死如歸、前赴後繼、愈戰愈勇?

是中華民族之血性,是爲了祖國和人民而戰的忠毅,是爲了不讓下一代受苦的意念,是堅定決心、堅韌不拔的風骨,也是我軍不怕困難奮勇向前的優良傳統……正是這些豐厚的精神力量,激發出我志願軍戰士無往而不勝的強大力量,書寫了共和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尤爲壯烈的一章。

聚焦當下,當我們還在無腦地追着那些所謂高顏值的網紅偶像時,當我們處於一個被嬌生慣養的溫室中時,當我們在屏幕面前網絡背後罵罵咧咧地“敲”鍵盤時,是否想過曾經與我們同齡的他們早已拿上武器走出國門保家衛國了,他們沒有吃沒有穿,只爲身後摯愛的祖國和人民,在冰天雪地裏隱忍戰鬥。我們是否該反思我們身邊的很多現象,是否該付諸實踐來制止這些現象的泛濫與蔓延?

都說紀念是爲了更好的傳承。如今的中國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信心和能力。也面臨着更爲複雜的國際環境和社會環境,同樣面對着來自各個領域的嚴峻挑戰。從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開始,阻撓中國進入國際空間站、“顏色革命”,到無端打壓中國尖端科技企業、新冠病毒政治化污名化標籤化、支持港獨臺獨疆獨勢力、對中國開打貿易戰……某些大國從未停止過阻撓中國前進的步伐。這些都是一個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這場仗該怎麼打,我想先輩們早已給我們打了樣。我們能夠也必須能夠踏着他們血的足跡繼續前進。這正是時代賦予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的偉大使命。我們,也是其中之一。

近日甘肅疫情持續引發關注,蘭州大學黨委研工部的老師說:“志願者招募通知發佈不到5小時,微信羣就已經達到500人上限,私信裏還在不停傳來同學們的‘出戰’請求。”這一夜,一萬多名甘肅大學生衝上去了……看着新聞,心裏熱血澎湃。有人說“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羣孩子學着前輩的樣子罷了”。我反覆地看着視頻和請戰書,真的從他們身上再次看到了先輩們的影子,看到了不畏艱險、積極響應號召的青年該有的模樣。不知英雄先烈們能否看見。如果可以,我想當今所有中國青年都會振聾發聵地告訴他們——先輩之志,吾輩未嘗忘!

當溢滿思鄉之情的沂蒙山小調唱起時,我聽到了隱隱的抽泣聲,是觀衆們的嗚咽,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嗚咽,也是英雄你們的嗚咽。我知道,你們想家了。

幸好如今,凜冬散盡,星河長明。2021年9月2日上午,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返回祖國。70年前的皚皚白雪照着你們的來路,70年後祖國以全方位的保護照亮你們的歸途!共和國永遠忠毅勇敢的英雄們,歡迎回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