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推薦6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11.84W人 

篇一: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推薦6篇)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第一季,我對片中陶瓷組完美修復唐三彩馬的故事記憶深刻。影片中,王五勝和兩個徒弟紀東歌、竇一村在安靜的小屋裏,面對破裂嚴重的唐三彩馬,粘貼、磨平、上色,用自己的巧手使它恢復昔日的風采!

在這段影片中,大國工匠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內心熱愛,靜心鑽研,追求極致,將艱難的文物修復工作做到最好。

工匠精神源於對工作對象的興趣。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影片中,他們就是以修復文物爲樂,才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只有熱愛,纔會執着。在我7歲時,就能搭建議14歲+拼的樂高玩具。當時,我特別喜歡一艘大船,並全神貫注地玩了起來,樓下的小夥伴們叫我去踢足球,我也不去。最後,用幾千個比指甲蓋還小的積木搭成了半米長的大船。這就是熱愛的成果。

工匠精神意味着耐性。在影片裏,他們工作的西三所屬於冷宮,空無一人。每天大清早騎着自行車穿過寂靜的故宮,獨自工作。修復文物是件很考驗耐性的活兒。你可能要反覆重做,每一處細節,馬鞍、繮繩,都要一絲不苟地打磨。我在生活中也要有耐心,有一次我在做口算,卻因爲量太多(有10頁),又想着待會兒要買新水杯新鋼筆,晚上又要去吃米其林大廚燒的自助餐,便失去了耐心,胡亂做一通,結果書寫極亂,錯題也有一大堆。看了這段影片,我以後一定要靜下心來,因爲靜能生慧、定能生智。

工匠精神需要不斷地學習,虛心發問,拓寬知識邊界。唐三彩馬的尾巴完全消失了,爲了更好地修復,王武勝三人向木器組求助,討論馬尾的形態,雖然他們都是專家,但工匠精神需要他們博採衆長,借鑑採取別的專家的意見和作品。他們又到了博物館,觀察別的唐三彩馬尾的造型,以運用在這匹上。看到他們的虛心求教。我想起語文老師在講解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時向同學們請教有關唐朝宵禁的問題。她的不恥下問讓我十分敬佩。

《我在故宮修文物》加深了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我要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

篇二: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紀錄片總能告訴我們很多東西。

從古至今,修繕文物。總有許多人才在裏面。而其中永不變的,是深深埋在每一個文物修復師的匠人精神。文物修復師是一個非常精細的工作。而在故宮修文物,更是人中龍鳳。修復一件文物,不僅需要匠人的細心與仔細,更需要他們幾十年以來對於文物的認識和專業素養。

我觀看的是對於青銅器的修繕。青銅在經過成百上千年的腐蝕和氧化,呈現出了各種細微的紋路裂縫和微妙的顏色。在修復的過程中,修復師門眼睛看着文物,手上染了墨色,讓一件件被歲月剝蝕了墨色的青銅器重現了原本的容貌。這時我想起了不知是誰說過的一句話:”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灰關鎖,金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句話我的印象很深,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讓這些封塵的器物重新照破山河,重見光明。

穿過層層深鎖的宮牆,除了這些古典琉璃的建築物,能夠帶領我們進入歷史悠長之河的,便只有這些曾經精美十分的器物。文物修復師所做的不僅僅是要修復這些文物,每一次修復,更是與古代的對話。我們現在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工匠精神。

這樣的工作,着實讓人着迷和嚮往。作爲一名高中生,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是這種熱愛藝術,熱愛古典文化的精神。不斷鑽研,不斷深造。匠人的名號,便由此叫來。片中的每一位工匠,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們身上卻肩負着不平凡的使命。我羨慕他們,也敬佩他們。

紀錄片,紀錄片。百度給它定義的本質是以真實生活爲創作素材。核心是真實。也就是說,紀錄片所記錄的,是生活。一部優秀的紀錄片總是能給觀看的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它能使我們帶入生活,影響生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傳達一種優秀的精神品質和力量。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需要這種匠人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和工作,保持着高度的嚴謹和十分的熱情來對待生活。

所有的紀錄片的目的,都是想要傳達某種精神,那些優秀的精神都希望可以被傳承和發展,世世代代,綿延不斷。我希望我身邊的每個人都可以如此。

匠人之上,再無他人。

篇三: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故宮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600年前,那兒是帝王和嬪妃們的住所,是權力與財富的象徵、推杯換盞與忌諱莫深並存。

600年後,御貓們的後代已經開始吃貓糧了,一羣人們在樹影斑駁的宮牆邊打御棗吃。如此瀟灑坦蕩,居然也沒有人來指責什麼。

因爲他們,是有自信和資本說出“我在故宮修文物”這句話的一羣人。

據說節目播出的當年,想進故宮工作的應屆畢業生人數飆升。

他們和我一樣,被一代故宮人的氣質所吸引。那是一種,沉靜到足以包羅萬象的境界。

王津師傅是鐘錶系的老前輩。視頻裏的他總是和一座座華麗古老的宮廷鍾一塊兒出現。

王津師傅出場,彈幕裏很多人都在誇他““帥”,但我明白,大家說的帥和平時誇明星的帥是不一樣的。王師傅身上的帥,不是玉面書生的青澀少年朝氣,而是一位心中通透明亮、生活清閒快活的老人,在生命裏沉澱下來的靜氣。

我很難想象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是這副模樣。每天早晨騎着腳踏車進故宮上班,工作是和文物打交道。偶爾去逛逛博物館裏陳列的鐘表,能一件件指着給別人說:“這個挺早就修復了,大概是我年輕時候和幾個老師傅一起幹的。”“我記得整點的時候,那扇小門會打開,這幾隻鴨子會動的……現在在展櫃裏看不了了,有點可惜。”

也許是這些故宮人跟文物打了一輩子交道,我總覺得他們和那些文物很像。

他們沿着自己的師傅、師傅的師傅、曾經的宮廷匠人們的足跡走着,步伐從容堅定。他們又像文物一般,仔仔細細拾掇着歷史的溝壑與痕跡、慢慢承受、構造新的歷史。

他們賦予文物新面貌、文物修煉他們真性情。如今只有他們站在宮牆紅邊是不違和的,因爲他們和這座紫禁城一起向陽而生。

他們稱自己爲匠人,是對過往的一種致敬、對自己成就的小小自豪吧。

篇四: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勞動節期間,我觀看了一部名爲《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裏面的內容讓我懂了很多很多有關文物的知識。

在片中,我瞭解了一個個文物的修復過程和它背後所承載着的歷史。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清代乾隆年間的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這是當年外國的傳教士送給乾隆皇帝的。但隨着戰爭的開始,成千上萬件文物被拋棄在這深宮之中,逐漸磨損、毀壞。但幸運的是修復的手藝沒有失傳,我們還有機會去保護它們,珍惜它們。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灰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而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讓這些被封塵的器物重見天日,照破山河。

同樣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這座鐘表的修復者:王津老師。這位儒雅的老人看着展窗裏被修復的鐘表,細細回憶着自己當年修復它們時的一點一滴。真是溫柔極了。整個故宮的鐘表還有上千件,僅靠一個人是修不完的,需要一代代師徒傳遞來完成,這就是傳承。在片中,這些修復者們反覆強調:修文物第一就是要坐得住。浮躁喧囂的人是無法真正做好這份工作的。這些人身上,有着現代社會上的人很難見到的堅持、執着。有一句話形容他們最貼切,大歷史,小工匠。擇一事,終一生。

這部記錄片在愉悅、溫暖的氛圍中讓我們走進這些文物和匠人背後的故事。在故宮的一磚一瓦中感受着古與今的交匯與融合。在一次次的講述中體會着這些文物所包涵着的精神與傳承。

篇五: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有這麼一羣人,當其他人在工作事業上浮躁喧囂碌碌無爲時,他們卻在艱苦的環境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耐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奇蹟。

有這麼一羣人,當其他人在學習生活上壓力山大彷徨無助時,他們卻抱着捨我其誰的信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複製出一個又一個國家驕傲。

他們是誰?他們就是那些猶如“掃地僧”般的故宮文物修補者,貌似普普通通而個個身懷絕技。

當我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對大師們的只有敬佩和讚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們在修補各種文物上,付出了大量常人難以想象更難以做到的耐心。也正是靠着這份耐心,才修補好了許多原本破損的珍貴文物,是他們的勤勞和耐心,才讓後人能有機會在故宮欣賞到許多精美絕倫的文物,讓輝煌歷史再次重現。

紀錄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細心和信心;他們的眼睛銳利似鷹眼,細細的觀察出這個文物器械無法啓用的問題所在;用一雙雙巧手,自信的織出了精美的布匹,粘好了美麗的瓷器,修好了精緻的器械……

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細心找到自己學習和生活上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和提高;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耐心,踏踏實實爲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永不放棄;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信心,克服重重困難取得優異的成績。

這部紀錄片有一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解說詞:“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當今社會,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是對這個世界的最好逆襲。”

篇六: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故宮一直是我國一個著名景點。和故宮有關的紀錄片很多,但是和故宮中的人有關的,卻寥寥無幾。而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即其一。其他紀錄片往往是大段大段地向觀衆灌輸事實,而這部影片,傳達給觀衆的卻是有情節、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巍峨的宮殿裏,在紅磚綠瓦間,在一扇扇硃紅色的大門後,有一羣可愛又可敬的人們。他們是大師,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過着平凡的生活,卻有着不平凡的身份。他們是藝術家,卻見證着歷史。

他們是文物修理者。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從世界各地運來的文物修好以便於展出和保護。在保證文物質量的前提下,還需要儘量還原和保留文物本身的特點。

在展館裏的文物,都散發着莊嚴肅穆甚至高不可攀的氣息,那一塊塊冰冷的玻璃,彷彿把它們和我們隔絕了好幾個世紀。但在他們的手中卻是那麼近,那麼真實與親切。而他們,也給予了文物最高的待遇,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使一件件文物在他們手中再現英姿,重放光彩。這一來一往,形成了一次次跨越歷史的交流。他們彼此影響着,給對方留下自己的印記。一個在表面,一個在內心。就如同木器組科長屈峯先生在雕刻一件佛像時所說:“每個人對佛的理解不一樣,這也跟人的性情有關。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麼奸笑,要麼淫笑,還有刻得愁眉苦臉的,很難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個味道很難把握,怎麼能刻出那種神祕的純淨的微笑,那是最難的。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說‘以玉比君子’,玉就一塊兒破石頭,它有什麼德行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行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想辦法把自己融到裏頭去。人在這個世上走了一趟,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纔有價值。很多人一般都認爲,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爲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已經把自己也融到裏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什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爲了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不是說文物就是爲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沒有什麼價值。”

是啊,一件文物,只要真正接觸到它,體會它,感知它,就會發現,“物”只是它的載體,而它承載的文化,是活的,且不朽的。

對歷史與文物感興趣的,難道只有那些喜歡懷舊的老年人嗎?在這裏,這種想法不成立。因爲這裏每年都會招聘四五十位應屆的大學畢業生。這些年輕人在一些老師傅的指導下,感受着蘊涵在文物中的生命,感受着歷史中的鮮活。他們耐心、負責、誠懇、專注地工作,卻又不時地散播歡樂與青春。這兒彷彿是個與外界隔絕的新世界,沒有大城市特有的那種焦慮、緊張的工作氛圍,取而代之的是執著和從容。工作之餘,他們也可以去院子裏栽幾棵樹,收穫一些果實,喂貓,養鳥,與同事們一起享受生活。這樣平穩、安定的生活,再加上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是多少人嚮往的啊。

他們改變了故宮,也改變了他們自己。相信他們在故宮度過的每一寸時光,都是他們畢生中最珍貴的回憶。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有幸光臨故宮時,看到展館裏那些完好如初的文物,是否還會想象它們曾經歷的所有故事和默默爲它們付出的所有人?是否能感受到那種鮮活且強大的力量深深地震撼着我們的心?

感謝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故宮那些充滿意義的文物,以及故宮那些有着不平凡的工作與生活的人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