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議論文

以此架橋,通伏遠方作文800字

本文已影響 10.67W人 

清人張潮的《幽夢影》曾有言:“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以此架橋,通伏遠方作文800字

古往今來,喜愛讀書的賢人雅士數不勝數。有勤學好讀,穿牆引光,映光而讀的匡衡;家貧無油,無以繼日,盛螢苦讀的車胤;不捨晝夜,無光夜讀,映雪而讀的孫康;牛角掛書,學無止境,勤思不倦的李密。

爲什麼他們能夠癡迷於手中的書本呢?我想正是印證了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所言:“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這些古代先賢們深刻而清醒的認識到唯有置身於書本之中,吸取更多的思想、經驗、理論,才能“蓄其氣長其智”,不會在受挫受辱的逆境中“戡恭然自餒也”。

明鏡可以照形,古事可以知今。培跟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靈秀,數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刻,邏輯使人善辯。”

的確,無論是讀什麼書,都將對我們的生活和事業有巨大的幫助。滕姆斯說:“經驗是一個殘酷的教師,她先對我們進行考試,再對我們進行授課。”知識不僅僅是前人對我們寶貴的饋贈,更是於無形之中教導我們的工具,是我們打破思想枷鎖、僵化思維的有力武器,是提前展望未來的百寶書、望遠鏡。

現代鬼才作家賈平凹說:“讀書不一定要讀紙做的書,山水可以讀,雲雨可以讀,官場可以讀,商場也可以讀,甚至賭徒和妓女也可以讀。”

是的,知識不侷限於書本或者教師。它可以是身邊的一件小事,陌生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跳出知識來自書本的傳統思維,於生活中汲取知識、歸納吸收,才能更加的塑造自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知識的積累往往不是一關一溢的虧盈,也不是一是一地的得失,而是百川到海的泓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需要積累、吸收、內化,然後實踐、檢驗,最後成就個人。在生活的學習過程中,需要謹記的是不能“於雲端舞蹈”而是要“貼在地面步行”,自省、自慎、自律,讓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成爲個人、社會、國家發展的源泉與動力。

不斷學習纔能有“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的新水長流;才能打破禁錮思想、在人生逆旅途中以此架橋、通伏遠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