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議論文

常回家看看議論文5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12.01W人 

夕陽無限好,卻也掩蓋不了只是近黃昏的嘆惋。每每想到黃昏看到夕陽,腦海中都會閃現父母佝僂的腰身斑白的鬢髮,下面給大家分享常回家看看議論文,歡迎借鑑!

 常回家看看議論文5篇
  常回家看看議論文1

夏日,驕陽似火,酷暑炎炎的早晨,我正泡在空調房裏睡懶覺,這時,媽媽突然告訴我說:“今天要回老家去。”“這麼熱,還回去?”望着窗外火辣辣的太陽,我打起了“退堂鼓”,同時腦海裏浮現出爺爺奶奶那慈祥又渴望我們回去的眼神時,頓時我毫不猶豫地背起包,頂着烈日回家了。

中午時分來到村裏,走過熟悉的小路,隔着門遠遠地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我們迫不及待地敲響了家門,迎來一陣爺爺親切的呼喚“小囡,小囡,我們小囡來了。”進門就看見奶奶不辭辛勞地在廚房忙乎,一會時間一桌豐盛的午餐就上桌了。有奶奶自己養的土雞,爺爺自己抓的胖頭魚,還有自家院子裏新鮮採摘的素菜,我們圍坐在一起吃飯。這時我發現爺爺奶奶自己都不吃,卻一直往我們碗裏夾菜,夾肉。臉上還依然笑眯眯地看我們吃。瞬時,我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我忍不住夾起一塊雞肉,塞到爺爺嘴裏,爺爺吃得特別開心,說“小囡長大了”。儘管高溫天,農村還停電,我們吃得滿頭大汗,卻依然透着幸福的笑容。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場面可真溫馨!

飯後,我好奇地問:“媽媽我們到底有幾個家呀!哪個纔是我們真正的家”。媽媽說:"當然是老家了,因爲只有我們在回老家的時候我們會說回家,我們到其它幾個家,都叫去杭州,去進化,去那裏,是用去這個字,家是我們要回來的地方。"媽媽的一番言論我彷彿明白了家的含義,家就是全部家人在一起纔是完整的家。家就是不管我們走的多遠都要回來的地方。

幸福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談笑風生中我們又到去杭州的時間,臨出門時,奶奶塞給我200元零花錢。我知道我的爺爺奶奶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沒有很高的學歷,沒有豐厚的收入,但是他們有最無私的愛,我是最幸福的孫女,因爲他們一直把我當成寶。他們的錢來得太不容易,我趁奶奶不注意把錢放到了奶奶的枕頭底下。

當奶奶將我們大包小包的送上車後,車子緩緩駛動了,奶奶的身影也漸漸遠去,但她一直站在原地,目光一直注視着我們的車子。這時我腦海裏閃出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議論文2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不知不覺間,腦海迴盪起這首歌。材料中的女兒既然有心送月餅,爲何不親自回家、親手送上月餅呢?畢竟,那是你一出生便盡享溫暖呵護的桃源鄉啊!我想,每一位遊於四方、漂在遠處的子女,都應將“常回家看看”作爲信條,謹記於心。

年幼稚嫩的你,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父母的呵護陪伴,而當你逐漸成長,羽翼漸豐,你的內心就開始渴望遠方。你張開雙翼離巢而去,充滿未知的旅程帶給你何等的新奇趣味!可若你稍稍用心回顧,就會發覺被你拋於身後的父母已經開始蒼老。歲月爬上他們臉龐,他們的背脊日漸佝僂。或許有一日,直到他們永遠離開、陰陽兩隔,你纔會驚覺,你欠他們的,並非月餅之類的金錢物質,而是最簡單、最溫情的陪伴!

常回家看看,家的溫暖需要你的參與、需要你的不散場。曾記得一則公益廣告中,一位父親蒼老的容顏上帶着牽強的微笑,接聽了子女因工作忙而無法回家的電話。那一刻,老父親蒼老而傷感的臉、勉強的微笑、孤獨的眼神,扎中了多少人早已堅硬的內心!誰能瞭解老父親那份對子女伴於身旁的渴望呢?那份本該再簡單不過的渴望,卻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求,成爲揮之不去的心酸。你年幼時,渴求也要求父母的陪伴呵護,待你長大,父母卻老了,輪到他們渴望你的陪伴了,作爲父母晚年依靠的你,難道不應該多給予一些陪伴、一些關懷嗎?莫讓父母走到人生的盡頭,你才追悔莫及!

常回家看看吧!如蘇軾所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啊!明月幾時有,中秋月圓,何不放下你手中的工作,化想念爲行動,回家看看父母呢?陪伴乃是孝道最直接的體現,想要真正地盡孝,就趕緊行動起來吧!父母的微笑,全因你的陪伴不缺席!你的陪伴和參與,能讓那一桌爲你而準備的飯菜更爲鮮美可口——那裏面深藏着來自父母內心何止千萬的繾綣溫情!

在這個講究效率、生活節奏奇快無比的時代,無數的子女爲了生活與夢想四處奔波。或許他們心中所繫的,也有一個溫暖的家,但迫於現實,爲了生存、爲了自身更好的發展,他們的選擇只能是遠方,但即便如此,在中秋這樣的.團圓節日,子女們難道不應該把缺失的陪伴補還嗎?生活固然辛勞、前程固然重要,但溫情的家和充裕的物質,兩相比較,難道不是前者更值得我們重視嗎?放下手中的繁雜事務,回家看看吧!這是來自父母的心聲,是藏在他們寬解的微笑下一直未曾吐露的心聲!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全天下人對親人最美好的、也是無可奈何的祝願,若能團聚,又何須千里共嬋娟?聽從彼此內心的呼喚吧!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我們理應陪伴於父母左右,你說是嗎?

  常回家看看議論文3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幫爸爸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隨着這首歌的旋律飄起,我的新潮也開始澎湃......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爲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如今,有多少人弘揚了這美德?又有多少人拋棄了這美德?

心血來潮,突然很想回老家看看。走在回老家的小路上,心裏竟安分了許多。在遠遠的地方就望見那親切的老家,熟悉至極的味道迎面撲來,心中多了份迫切。

走在老家的小巷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開心,而是失落了許多,總覺得缺少了許多東西。從小巷到大廳,從大廳到後廳,繞了大半圈,並沒有找到我來時想要找的那份親切感。老家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反而是死氣沉沉了許多。想想以前,大廳總有一羣孩子在嬉戲;總有幾個老人安詳的在喝茶聊天;後廳總有些婦女在邊說邊笑地摘菜、做掃帚......想到這些,我的嘴角不經微微揚起。然而,眼前的一張桌子、幾張椅子孤寂的站在空蕩蕩的大廳裏,這裏的孤寂迫使我想要馬上離開。

於是,我從另一個巷子口出來,站在這條可以看見進老家大門的全程路程。還記得,小時候常常坐在巷口等着爸爸媽媽下班回家。

我往前走着,看見一個蒼老的背影站立在巷口,白色的頭髮隨風飄揚着。我來到這個背影跟前,“啊!老伯怎麼是你呀?”遇到熟人讓我激動不已。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幾縷幾縷的照在老伯的臉上,老伯動了動嘴巴說:"嘿嘿,怎麼回來了?在這站了老半天了怎麼沒看你從大門口走進來呀?”“咦?”

我先是吃了一驚,然後仔細端詳了老伯的面容。老伯早已白髮蒼蒼,雪白的頭髮下面是一雙深邃而又無神、有點泛灰的眼睛,歲月無情的在他臉留下了痕跡。我難受極了,我很想告訴老伯是他老了,眼睛有點不好使,但我怎能這樣說?

——“您大概走神了!大伯你站在這幹嘛呀?風挺大的。”“唉,老家就剩我們幾個孤苦伶仃的老人了。昨天王奶奶的女兒回來接她走了,估計也不回來了......估計我兒子也快回來了吧!”老伯說這些時,臉上難以掩飾悲傷、失落。我替老伯感到高興地問:“那你是在這裏等你兒子回來接你嗎?”“不,不是。我只是想看看他。”“那你不和他一起住嗎”,我感到奇怪地問?“子女在外多不容易,我一把老骨頭了又不能幫上什麼忙,去了也只會添麻煩。”老伯笑着說。

我一時答不上話來,老伯打破了沉默,“在這吃午飯嗎?”“呃,不啦,我出來家裏人不知道,也該回去了。”我突然很想回家,“老伯你回屋裏頭去吧!我先走了。”“好吧,你快回去吧。”老伯站在那裏,遲遲不肯挪動步伐,深邃、無神、泛灰的眼睛依然望着老家大門外馬路的方向。

老伯內心的那份牽掛隨着微風飄揚,我的步伐也變得沉重,回過頭,老伯依然孤寂的站在巷口。我向他招手示意他快回去,可他只是站着不動,像是沒看見似的。

剛回到家,就看見隔壁家的小女孩站在家門口等她爸爸下班。這小女孩每天下午放學都會準時站在那,她爸爸回來後,她就會很高興的迎上去,奪過她爸爸手中的東西,蹦蹦跳跳跑進屋去,出來時又穩穩的端了杯水。這是個多麼溫暖的畫面,這是個很孝順的女孩。

我思索着着兩幅含義不同的“等待”,小女孩清脆的笑聲打破了我的思緒。這時,不知從哪家裏又飄來《常回家看看》的歌聲。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是幫爸爸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這首歌帶給我們的應是自我反省。爸媽老了,但是心不變,牽掛的依舊是我們。他們需要的是陪伴!是關心!是愛!不是孤寂!我們作爲子女,應該儘自己所能去孝順他們,不管工作、學習多忙,都應該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議論文4

昨天,媽媽外出辦事順利就順便拐彎去了一趟外婆家。剛準備敲門時門開了,穿戴整齊準備出門散步的外婆和同樣收拾好準備出去買菜的外公出現在媽媽面前。滿頭銀髮的外婆一看見風塵僕僕的媽媽立即像孩子一樣興奮地連連喊:“我閨女來了,我閨女來了……”邊說邊忙不迭地有些笨拙、緩慢地脫去外衣摘掉帽子取下圍巾,似乎一直折磨她的頑固肩周炎一下子變好了,麻利的拉着媽媽胳膊就往屋裏走。外公不知道什麼時候也退回屋裏站着,雙手插在上衣口袋裏默默望着媽媽,臉上卻掛着媽媽從未見過的溫暖的微笑,特慈祥的微笑,有疼愛有驚喜有欣慰。媽媽受寵若驚之餘感到自己的心被一把鋒利的刀深深割了一個大口子,汩汩流着血,讓媽媽疼的純粹,疼的心碎,疼的徹底。

愧疚地說完,媽媽的眼眶又堆滿了晶瑩,哽咽着再沒有一句話。

兩個月以前,我們搬家了,離外婆家遠了。媽媽身體不好,爸爸工作忙,我剛入初中還不適應初中生活,以爲只是轉眼一瞬間,卻原來我們已經有很長時間都沒有好好陪外公外婆了,在他們二老的心中,我們早被納入了“稀客”的行列。此次,媽媽只是順便過來看望外公外婆,而二老如獲至寶的意外驚喜表現讓媽媽心疼如刀割。

我,也陷入了深思——自己多久沒給外公外婆打過電話了?又有多久沒有去看過他們?我質問自己,責備自己,甚至,很想懲罰自己。

從小,我是跟着外公外婆長大的,經常依偎在旁邊對他們說,不管以後有多忙離他們有多遠,我一定會時刻想着他們經常過來陪他們。可是我食言了,我爲自己找了一個藉口“忙”,便心安理得的去做自己的事情,完全忽略外公外婆的感受,忽略了他們已是耄耋老人,這時候他們更需要子孫繞膝安享晚年。

我是知道的,外公外婆有多麼盼望得到我的消息,多麼渴望聽到我的聲音,多麼期盼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去陪陪他們,哪怕,只是片刻十分……

不出我所料,當我今天突然出現在外公外婆面前時,他們眼中閃爍着異樣的光芒,熟悉的懷抱,熟悉的聲音,熟悉的味道,我找到了這有些生疏但早已熟悉的一切。摟着外婆抓着外公的手,一下子我又回到了小時候……

常回家看看,這最尋常最簡單的行動我們又做的怎樣?世間萬物都在一天天飛速變化着,而我們回家看望長輩的次數也在每天快速遞減着。“忙”是人們最常使用的逃脫、推卸責任、義務的華麗藉口,有一天,當你不忙可以“歇歇”的時候,也許就會發現,曾經,你浪費了那麼多,失去了那麼多,而這些裏又有多少悔恨、羞愧陪伴你走完人生?

外婆激動的聲音,外公期盼的眼神,無時無刻不在牽動着我的心,因爲從他們慈愛的眼神和話語裏,我總能找到,找到了那世上最溫暖最無價的愛。

我們要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議論文5

“找點時間,找點空閒,領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幾年前,陳紅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傳唱了大江南北,也唱起了多少年輕人對父母無限的關愛和思念。以至於今天從收音機裏聽到這首歌,仍能讓人十分的動情,勾起我歸鄉的期盼。

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是母愛,最博大的天空是父母的心胸,父母對兒女的關愛是世上任何一種文字都難以形容的。記得小時候,年少不更事,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完全沒有懂得父母對自己的呵護是那樣的專注、那樣的傾心。及至到了自己爲人父、爲人夫,把同樣的一份愛傳承給自己的兒女,才懂得做父母的心境。甚至有一種傾情於兒女身上的呵護是自身在強作歡顏,作出莫大犧牲後才能獲取的。

十歲那年,我上小學三年級,十月是我的生日。那時的條件十分的艱難,我們能穿上一件新衣、吃上一頓豬肉都是做孩子的奢侈。於是我十分盼望自己的生日能早一天到來,緣由便是與父母約好穿上一身新衣服、吃一次紅燒肉。

從八月桂花香濃的那一天,掰着手指數到九月重陽菊花黃,好不容易轉到了十月。十月的天氣已經顯得寒意漸濃,自己用小筆在書上畫着勾,還有十天就要過生日了。我問父親:“什麼時候給我做新衣服,就要過生日了。”父親用那雙帶着淡淡憂鬱的眼睛看着我,眉頭緊蹙,半晌不說話,我又問母親,母親也嘆了口氣:“孩子,還早呢!放心吧,媽一定爲你做一身新衣服。”我揪着的心放下了,蹦蹦跳跳地上學去……

第二天父親便離開了家,我問媽媽:“爸爸上哪兒去了?”媽媽說:“爸爸到別人家幫工去了。”我仍未放在心上,及至到了過生日的前一天晚上,父親纔回到家中,拎回來5斤豬肉還有我的一身新衣服,那晚我的心美極了,爲自己的衣服、爲明天能吃上的一頓肉。

過了許多年,從母親的口中才知道,父親是去100多裏外的沙礦上替別人挑沙,掙回來二十塊錢爲我過生日,一霎間,我什麼都明白了。

從此一有空閒我總回到父母的身邊去看看。不爲別的,只想起父母親老了許多,能時常陪陪他們,讓他們感受兒子的孝心!享受親情的關愛與滿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